居民自編自導的小品演出樸素地傳遞了文明環保的理念,互動性強的小游戲寓教于樂,在舉辦現場活動的同時普及了垃圾分類知識,趣味的有獎競答提高了居民的參與性與積極性……
昨日上午 11 點,一場春雨剛歇,位于幸福路的先鋒營小區便掀起了一場“垃圾不落地”行動,吸引了不少居民的參與。
“垃圾不落地”承諾書剛擺上桌子,聞訊而來的居民便爭相簽名;領取了分類垃圾桶后,居民們返回家中,將剛剛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應用到生活中。
先鋒營小區“主婦幫幫團”團長陳碧玲一邊招呼著鄰居一起學習垃圾分類、垃圾不落地知識,一邊說:“我們還要挨家挨戶進行宣傳,凝聚起小區居民的力量,讓小區環境更潔凈,更美麗。”
連日來,在思明區鷺江街道,一股垃圾分類、垃圾不落地的文明風潮悄然興起,轄內居民、商家在人和路商業街、開禾市場、老劇場文化公園、海濱公園以及三個小區紛紛試點開展垃圾分類不落地行動。
這一環保理念從 2015 年 6 月 起 便 在 鷺 江 街 道 埋 下 了種子。當時,一場“非常 6+1” 環保宣導活動在轄內 6 家試點單位與 1 家公益團體里推行,垃圾分類、垃圾不落地等環保理念在鷺江之畔傳遞、普及。
鷺江街道專屬的環保吉祥物“咔吱兔”,以萌趣的形象深入人心,給居民留下深刻印象。今后,這一可愛的“咔吱兔”將在垃圾不落地的推廣活動中,出現在居民身邊。
傍晚時分,從輪渡路口拐入人和路,前來尋覓美食的游客絡繹不絕。路面看不到一個垃圾桶,這里的環境卻干凈整潔。
人和路變化的背后,是垃圾不落地的 “魔力”。過去一年多來,人和路商家主動撿拾、收集垃圾,待保潔員上門時,將收集好的垃圾放入清運車里。垃圾不落地理念逐漸根植于商家心中。王剛在人和路經營珍珠批發已有七八年,對這一做法,他頻頻點頭,“撤掉垃圾桶后,不僅沒有臭味飄來,路面也沒有了污漬。”
人和路餐飲店占比達 60%。從這周開始,鷺江街道對人和路衛生管理進行升級,一個個定制的塑料分類垃圾桶將送到 79戶商戶的手中,用于分離廚余垃圾,既減少了二次污染,也進一步提高人和路的衛生管理水平。
今年初剛開業的“134 海鮮美食”店負責人劉橋妹很感慨,“一來這里,我就發現衛生環境不錯。實行垃圾分類,我們肯定配合,盼著經營環境越來越好。”
來源欣方圳廠家垃圾桶網:http://www.yeycp.com(轉載請保留)